瀏覽人次:2532

心靈小品


回前一頁 | 回上一頁

主題 三人行不行-談家庭中的三角關係  
內容

 

| 心靈小品 | 

   
 
三人行不行-談家庭中的三角關係
���عϥ�
鍾春櫻(大仁技術學院專任講師)
(曾擔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社區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師)
本文同時刊登在龍寶建設公司「生活觀」雜誌,第34期
���عϥ�
前言

三角關係一直是人際關係中被人重視的主題,不只因為它是一個難以處理的問題,也常常使

得處在這個狀態中的人感到衝突、挫折及受傷害;孔子在幾千年前也觀察到人際之間的三角

關係,並對此作出教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若將這句話放在三角關係中給予新的解

釋,就是說在三角關係中,必然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不論三角關係是發生在親子、婆媳、夫妻與外遇、異性朋友或同性朋友之間,都可以各自成

為一個主題,以下乃針對家庭中親子的三角關係,探討父母親與孩子,以及祖孫三代間三角

關係的現象及解套。


父母親與子女的三角關係

【案例一】

張弈本來是幸福家庭里三個小孩中與父母最貼心的么兒,但最近除了課業退步以外,放學後

常留連在電玩店或網路咖啡店,國二就學會了磕藥。母親對張弈較少和媽媽說學校中發生的

事情、也不聽媽媽說爸爸的不是及晚回家的情形,認為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行為,並未多加

注意,直到學校導師告知張弈的行為,原本在一年多前就開始冷戰、熱戰的父母親此時才驚

覺過來,並在老師的建議之下尋求專業的協助。在專家的幫忙下,張爸爸與張媽媽明白了孩

子經歷青春期、父母處在中年階段的家庭,是與孩子尚在學齡期、父母在成年前期的家庭是

不一樣的;專家協助父母親處理了存在彼此之間的問題與衝突,一家五口也在接受家庭治療

後,張弈不再是父母親的傳聲筒或情緒垃圾筒,這個家庭又漸漸步上成長的正軌。

以上張弈與父母親間的三角關係是研究家庭的學者最常提到的三角關係,當父母親之間有了

衝突的時候,為了掌握權力贏過對方,雙方都會想盡辦法拉攏孩子,而使孩子陷入一種兩難

的情境,孩子不論站在那一方都會被指為攻擊另一方,或有時孩子會與其中一方結盟,有時

孩子會被塑造成問題的來源,同時被雙方指責,這就是所謂的代罪羔羊。

【案例二】

小欣是陳媽媽的可愛小寶貝,每天在陳媽媽去幼稚園接小欣時,小欣都會很快樂的跑向媽媽

並抱住媽媽說個不停。近來小欣好像不再理會陳媽媽,尤其是爸爸在家時,會粘著爸爸而且

排斥媽媽的加入。陳媽媽雖然了解這是成長階段的一個正常過程,但因與小欣相處的時間最

長,故想改善彼此的關係。與陳爸爸商量後,他們稍微做了一些調整,週末時讓爸爸與小欣

相處,媽媽則去做一些平日想作卻沒時間做的休閒。這時爸爸才漸漸了解整天帶孩子與偶而

和孩子玩的差別,大人會疲倦、情緒失控,不能永遠當「好人」,要學著說「不」,且在某

些時候必須堅持原則。同時陳爸爸與陳媽媽也嘗試在假日或特別日子裡,請人照顧小欣,兩

人單獨享受一段私密的時間。

有時三角關係會是正常的、持續進行的過程,孩子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之中會因不同的狀況需

要不只一位家長的陪同與教導,父母與孩子之間會有意或無意的發展出不時變動的二人結

盟,以對抗第三人,就如同小欣與爸爸結盟對抗媽媽一樣。陳媽媽意識到問題之所在,生活

作了調整後解除了三角關係的問題。


祖孫三代的三角關係

【案例三】

郭媽媽和郭爸爸離婚後,帶著啟嘉與啟中姊弟二人回到國內就讀大學與專科。郭媽媽在台北

工作以扶養二位孩子,星期假日會聚集在台中的外公、外婆家。回國將近一年了,啟嘉在大

學裡適應良好,啟中卻吵著要再出國,無法適應學校的教學與生活,也無法與同學建立良好

的關係。沒回台中之假日常留連在外國人進出的pub,但也無法讓他交到好朋友。孤單與環境

影響下,學會吸食大麻,雖然媽媽定期給錢,啟中晚上也打工,仍不足以應付生活之支出。

啟中在小學四年級前因媽媽在國外而與外公、外婆同住,外公、外婆自小照顧啟中長大,格

外疼惜啟中,在外婆眼中啟中仍是可愛的小外孫,當聽到啟中抱怨媽媽給的錢不足過生活時

,對女兒除了不滿她的離婚帶給她在親友面前難堪,更氣女兒對啟中之照顧不當,責備女兒

之外,還不時給啟中為數不少的零用錢。如此的情形使郭媽媽對啟中的相處與教導更感困難

與無力。郭媽媽與啟中就讀學校的輔導老師聯絡後,郭媽媽決定自己先尋找專業的協助,面

對離婚後的失落情緒與生活適應,走出離婚的陰影。啟中的部分則由學校輔導老師與導師共

同輔導,並在暑假期間應外婆之邀前往台中打工並一起居住,當外婆了解啟中成為一位處於

青春期的青少年表現的行為時,不再責備女兒,並邀請女兒與啟中一起接受家庭治療。雖然

他們還有一段治療的路要走,然而他們站在個自的位置上看到問題解決的希望。

離婚或單親的家庭、由祖父母輩照顧的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等情況較之單純正常家庭的

三角關係更為複雜。父母親離婚的家庭成員要經歷失落與改變,甚至可能還有監護權的問題

會糾纏在離婚後的適應當中;祖父母輩的介入,往往是和孩子結盟,甚至在家庭權力結構

中,將孩子提升至高過父母親的地位,阻礙了父母與孩子正常關係的建立,與導致問題解決

的逃避。孩子若處於青春期,獨立自主的能力是發展的主要任務,同時他們也重視同儕關係

勝過家庭關係,故不論來自父母或成人施予的控制,將會引發反抗,而使三角關係更為複雜

難解。

解「三角關係」之難題

三角關係的形成,始於相愛的兩個人在面對結婚後相處困難時,無意識中引進第三者以減緩

緊張與焦慮,小孩子常常是最容易被捲進三角關係的第三者。小孩被捲入婚姻衝突的情形有

三種形式,一是將孩子當成慰藉者,一種是夫妻搶奪和孩子的結盟,第三種則是將孩子當作

是問題的對象(即代罪羔羊)。以上的情形如果出現被捲入的第三者是固定的,而且他們之

間的互動也是固定的方式,那就是說這三個人的角色、互動方式成為習慣,不再有彈性,在

生活中一再反覆的出現同樣的衝突模式,研究家庭的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具有傷害性的三角關

係。

從以上三個案例,解除三角關係的困境或讓「三人行」成為有正向的意義,可行的方向包

括:

一、父母親真實面對彼此關係的緊張和焦慮,兩人共同努力或者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解決

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如案例一的張媽媽與張爸爸,覺察到兩人之間的問題並找專家協助解決

兩人之間衝突的問題;以及案例二的郭媽媽必須面對離婚的失落、外婆要去解開與郭媽媽在

離婚事件上的心結等。

二、父母親了解孩子就是孩子,不是成人,將他們看成是「成長中的孩子」的態度來對待。

比如張媽媽和郭媽媽必須了解張奕和啟中成長中獨立自主的需要,以及孩子不能成為成人的

安慰者角色。

三、保持角色和互動方式的彈性。安芳的女兒在爸爸出差時會要求和媽媽同睡,安芳也很享

受母女親密如朋友的時光;但是爸爸回來後女兒仍然要求和媽媽同睡,安芳告訴女兒:媽媽

愛她,但是爸爸與媽媽是夫妻,是要睡在一起的,女兒以後長大結婚也會和丈夫同樣的相愛

也愛他們的孩子。經過安芳的堅持女兒後來也接受了。安芳彈性的做法滿足了女兒被愛的需

求,她的堅持維持了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的完整性,也對女兒作了一次良好的教導與示範。

三角關係可以成為兩人關係出問題的警訊,而明瞭三角關係的本質就是解家庭問題的基本原

理和第一步。

���عϥ�

 
   
 

���عϥ�

���عϥ�